2022年8月3日首发于Kr品牌主理人,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吴靖雯

基于Web3还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各界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过程中也自然出现分歧。有人认为Web3会接棒互联网,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经济增长主线;也有人认为Web3只是资本在没有故事可讲的时候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热点,以继续收割市场上的资金。

但不可否认的是,Web3确实为一部分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了致富机会,而在这一波趋势中,投资者该如何面对行业天然的困境与悖论,该去何处掘金,又该如何在资本浪潮中抓住机遇?

行业浮于云端「后来者为先行者买单」

在互联网想象空间日益萎缩的当下,互联网大厂为了备战预想中可能到来的行业寒冬,纷纷开始降本增效,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项目、业务条线也在逐渐收缩。在此背景下,不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机构投资者而言,依靠押注互联网获得超额回报的例子越来越罕见。

当既往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之路不再畅通的时候,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Web3成为新时代里的一个机会,拥趸者认为在流量和关注度背后,Web3是足以挖出新财富故事的金矿,就和上一代的互联网一样。

但是在狂热背后,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财富从何而来?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带宽的增加、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政策的加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劳动力以及产品流通中的壁垒,使生产端以及消费端更加适配,进而提高了生产和流通的效率,从而产生了价值。而从业者以及投资者则得益于先行打破壁垒的优势地位,可以率先抢占市场并获取财富。

那么在Web3中,财富到底从何而来?

目前的Web3依旧处于一个概念验证阶段,不仅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定义,也没有真正解决现实痛点或需求的产品落地。这必然就导致了目前的Web3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整个行业都还浮于云端,更多的在讨论艺术而不是生产生活的细节。

分析目前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产品和赛道可知,Web3目前在价值生产上还是依照「庞氏模式」,即后来者为先行者买单。

无论是以STEPN为代表的X to Earn赛道还是数字藏品赛道,都遵循着「产品/代币价格暴涨——暴富效应出圈——新用户新资本涌入进一步推高价格——老用户套现离场转战新产品——新用户山顶站岗」的运转模式。

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在此种模式下,要想获得可观的收益,要么积极参与产品社区早期建设获得空投,然后在空投暴涨时迅速套现;要么在暴富效应出现之前提早埋伏布局,然后在热钱涌入后套现离场。

但现实是,在这两种途径中,很难有一个安全的机制能保证散户投资者押注的产品会迎来爆发期,也很难保证在热钱涌入后散户投资者又能恰到好处地套现离场。

新加坡成web3全球新节点谁在引导Web3? 

除了思考Web3的价值产生来源之外,我们还应该思考的是,目前的Web3是由谁在引导?它到底是一个因前景而自然取得了资本和市场共识的赛道,还是一个单纯由资本创造出来用以收割市场的「次抛」热点?

经过两个季度的喧嚣与布局之后,在Web3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美国、新加坡为主的两极格局。

「华人世界中最拥抱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就是新加坡,甚至有一些在美国市场都受限制的业务,在新加坡也可以做。」一位国内头部律所合伙人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可能瑞士、瑞典也很开放,但是离中国又太远。」

因此,无论是出于监管还是创业环境的角度,亚洲地区的Web3创业者都逐渐在往新加坡聚集。

可是在此次Web3的发展浪潮中,新加坡等地域只是起了一个空间上的聚拢作用,在推动行业发展以及机构投资中,地域并未产生足以让人驻足的影响。

探寻此次Web3浪潮的缘起可以发现,Web3的大旗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被明确举起的,至2022年,各个投资机构开始积极布局,由此在短期内形成了言必Web3的氛围。据微信指数显示,「Web3」词条热度在2021年12月迎来了爆发,在2021年12月9日,整体指数值日环比增加2309.69%,在1月中旬,热度触及顶峰,较2021年12月最高值增长十余倍。

但是在此次Web3浪潮中,投资机构只能算是一个顺势而为的推动者,而不是发起者。在2021年12月之前,被视之为Web3应用的DeFi、GameFi、NFT等产品已经在区块链领域内火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DeFi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加密货币领域内大牛市的到来。

彼时的加密货币圈已经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年的熊市,加密货币龙头BTC持续阴跌,从2017年底的20000美金一路震荡下行至3000美金。在此期间,加密货币从业者一直在积极探索加密货币的落地场景以及方式,虽然IEO以及云算力等短暂引起过一些市场的波动,但却并未有显著成效。直到DeFi、GameFi、NFT等系列概念和产品的推出,加密货币市场才开始真正恢复活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Web3浪潮缘起于加密货币从业者的积极探索,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产品模型上,Web3的提出都极大拓宽了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广度以及深度。在此基础上,加密经济不再是一个空想或者投机游戏,而是拥有了具体可落地、可应用的场景。

Web3底层逻辑中的悖论行业前景几何?

在目前的设想中,未来Web3将基于区块链技术,借助区块链可溯源防篡改等技术特性,最大程度降低中心化组织的存在,依靠代币或积分等形式激励用户自觉自发的参与到产品和生态的建设之中,并让每一个用户的劳动都可以实现物质层面上的价值。
这就意味着在这个体系中,当不存在公司等中心化组织主导时,必须要有一个其他的标准以保证产品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发行具有价值尺度意义的Token」是目前业界普遍认可且具有最大可实施性的方案,Token既可用于激励用户,也可用于实现社区自治。

这一点在目前Web3产品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个项目的官方数字货币,这些数字货币可以通过某些渠道兑换为可用于直接消费的国家法币,而用户为了获得这些间接代表着法币的数字货币,就会付出自己的劳动。

而在项目出现决策需求时,社区则依靠手中的官方数字货币持仓进行投票,拥有的数字货币数量越多,投票权越大,以此实现所谓的社区自治。

但仔细研究其中的逻辑可以发现,Token的存在不仅不能保证项目的去中心化设想,还会囿于Token没有稳定的价值锚定物而为产品的经济模型带来投机风险。

首先,在去中心化层面上,Token的推出是为了保证在没有中心化组织的引导下,产品还能正常地运行,但是Token经济模型的确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中心化色彩。虽说在Token推出后,社区可以发起投票对经济模型进行更改,但是基于「Token越多投票权越大」这一特性,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大户拥有超过50%Token的情况,进而导致原本的去中心化设想成为一个空谈。

其次,当Token没有一个类似于黄金的稳定价值锚定物时,其必然会出现价值波动过大这一问题。当Token价值波动过大时,社区的建设者就会难以估量自己工作量的价值,且参与投机炒币可能会比参与建设生态和社区所带来的回报更高。

但如果将一个Token的锚定物设置为黄金或者美元,那么其必要性又在哪里?

因此,仅从「通过建设激励机制以实现去中心化」这一点来看,Web3的底层逻辑中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悖论。只要这一悖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Web3行业就难以实现其设想。

结语

综上所述,Web3不仅还处于概念论证的初级阶段,其自身底层逻辑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Web3就是一个骗局。

回看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或者说Web1到Web2的进程,在概念提出的最初阶段,行业都经历过一个混沌时期,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监管的落实,理想、技术、现实三者之间逐渐开始互相妥协,从而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助力的模样。而Web3在技术和理念层面还是拥有落地可行性,且行业里已经涌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才在探索。

在全球经济发展都急需一个新故事去增添动力的当下,Web3背后所代表的想象空间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舞台。

对于没有强大资金背景的个人来说,要想参与这个时代新的风口,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学习多交流,为未来储备足够的认知以及能力。

By jingwe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